我發了一篇對股市短期看法偏保守,有些讀者的對策是,出清持股
我先說明,那個做法未必是錯的,因為如果台灣疫情遲遲無法降溫,逼破政府得擴大封鎖措施,台灣經濟出現更糟的惡化,股市出現反彈後的修正,那出清就是好的決策,但這只能馬後炮,也就是在此時此刻,你的現有資訊,你只能判斷不同劇本發生的機率高低,但不能保證哪個劇本出現的機率是100%
我的對策會是什麼,維持先前5月中低點買進的部位,但我態度轉保守,暫時不會再加碼,因為如果台灣疫情接下來不再惡化,那股市搞不好會盤整後向上,我可以維持現有的部位獲利
如果行情出現低迷或往下修正,那我則是屆時再摸底分批買下去,我會選擇出清,那是因為當初買進股票的理由,已經不在了,如果我認為還在,那我不一定要選擇出清,台灣的出口外銷訂單是來自外國的需求,如果歐美等經濟體的經濟持續在復甦,就算台灣停工,那外國訂單還是在,只是股市短線可能會相對低迷
如果預期短線會出現修正,先出清,然後等修正後再接回來,這個策略ok嗎?
這個要馬後炮來看才知道,我的策略是維持現有部位,有修正,繼續加碼,沒修正,沒買到就算了,有些行情我沒本事賺到,但是我降低了我面對的風險,分析肯定有準的時候,也有不準的時候,任何人都一樣,不可能每次都準,但事前分析可以幫助投資人做好面對各種可能性的準備,好的部位管理策略,那會大幅增加投資人長期活下去的勝算
所以我對短線的態度轉保守,那我做了什麼
我什麼也沒做,觀望等待而已,等看看有無大跌出現,讓我再次加碼,如同我以前常在blog說的那樣,趨勢的變化很多時候是模糊不清的,短暫的上漲隨後可能是激烈的下跌,冷靜的觀察趨勢的變化,等待趨勢形成後再進入市場操作,才是正確的態度,分析可以天天做,但是操作可不能天天做